西安职称服务中心 核心论文发表专业机构
咨询电话13572845741
 

对风险管理“三道防线”模式的分析和运用建议

 二维码 4
作者:肖磊

摘要:新形势下,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,商业银行在经济生活当中体现

了核心性的问题。另外,金融业与生俱来的高风险特征也给实体的经济带来了巨

大的冲击力。因此,在国民经济与金融体系交融的过程中,只有依靠经营与良好

的风险管理,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。另外,风险管理“三道防线”

是不少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保障。不仅可以搭建完善的内部管控系

统,与此同时,还可以对风险实施专业化的全面管理。那么,这个时候,就需要

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,结合中国银行的实际情况,分析问题,加强模式运

用,之后,提出科学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思路。

关键词:风险管理;“三道防线”;运用

引言:近几年来,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的进步,在商业银行在经济生活当中,

呈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。但是,金融行业的发展与高风险的特征,给银行的

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力。风险管理“三道防线”提出之后,为各大

银行的进一步发展,提供了全面性的管理依据,让风险管理更加趋于专业化。

一、“三道防线”模式的主要概述

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主要包含三个不同的团队,每一个团队之间的责任不尽相

同。责任虽然不同,但是团队之间的联系性需要不断的加强。因此,所谓的风险

管理“三道防线”模式,就是银行内部构建的三只风险管理承担团队,分别是业

务与风险、审计三个团队[1]

。这些团队之间分工不同,但是相互协调,相互平衡,

相互监督。具体的参见图(1)“三道防线”模式示意图。

图(1)“三道防线”模式示意图

二、不少国际性的银行对风险管理“三道防线”模式的运用

(一)第一道防线是风险的直接承担者

随着“一带一路”政策的不断延伸,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机遇的同时,也带来

了很大的挑战性与风险性[2]

。国际型的大银行所处于的市场环境,需要根据承担

的现状与风险的偏好和文化进行构建。因此这里使用“三道防线”模式探究组织

体系存在的总趋向。第一道防线主要是业务营业单元通过开展业务活动为银行的

发展构建了有效的收益,但是这个时候,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性,也就是所谓的

直接风险承担者。这些人员,在实施业务计划的时候,就需要与市场亲密接触。

为了了解风险,需要先从客户的风险状况开始调查。在充分的了解之后,就需要

选择合适的方式,缓解业务风险[3]

。另外,业务领域的管理人员需要承担主要的

责任。在大型的国际银行当中,都会明确业务单元需要承担的风险。也就是说,

业务单元风险管理的主要职责是:第一,需要在政策基础上,对银行的风险偏好

进行有效的控制,结合实际,制定对应的风险程序与制度,不能脱离风险管理需

求。第二,需要定期的对业务进行风险评估,并根据风险管理的需求,制定风险

缓释计划。第三,在遇到问题的时候,需要及时的向首席风险管理者或者相关的

部门告知风险的状况,实施有效的监督,确定有效的风险控制计划。第一道防线

主要强调的是风险管理的职责,每一个不同的业务当中,都需要设置对应的风险

管理制度,在紧密的结合与管理中,承担对应的业务风险。

(二)第二道防线应当做好银行风险政策落实,加强监督

在不少大型的银行当中,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各式各样,例如:信用风险、

市场风险等,这些风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,并且风险管理的难度与复杂性也在不

断提升。因此,这些国际化的大型银行更加强调的是风险管理的集中制度。一般

的情况下,都是在首席风险官的垂直领导下,构建风险线条。因此,为了更好的

对风险管理进行有效咨询和控制,大型银行都会设置对应的风险官与风险管理职

能团队[4]

。那么,第二道防线可以分为两个层面:一个层面是银行总部层面的首

席风险官,这些部门需要保证风险管理框架的协调有效性。另外一个层面就是业

务的单元层风险官或者是职能团队,需要在内嵌的情况下,贴近业务,将具体的

业务线条风险线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。

银行层面的风险职能管理部门主要的职能是:第一,需要对风险管理使用从

上到下的管理方式。构建银行内部的偏好,推进技术与体系的建设。第二,需要

对各个业务领域进行监控,探究这些业务之间的影响,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测试。

第三,每个业务单元的风险管理需要提供对应的专业咨询与指导,在精细化的策

略下,提升对应的决策性。例如:2008年的时候,花旗银行对业务线与地区,

重要产品等进行了全面的风险管理,设置了首席风险官。例如:房地产、结构信

用产品等。每一个区域的精力,需要在各自的领域当中,执行风险政策与监督[5]

(三)“三道防线”在于进行独立验证

第三道防线就是由董事会和监事会进行领导的银行内部的审计部门。为屏蔽

风险性,一些银行还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,对风险承担的情况进行独立评价,

完成后向董事会等进行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。审计部分与其它的管理部门不存在

很强的关系,但是却贯穿了整个业务风险,只有保持完整性,才能进行有效的进

行独立的测试与验证评估。

(四)“三道防线”模式的基本需求

从国际银行的角度看,“三道防线”模式在构建的体系当中,更加强调的是

基本的环境,第一,是对董事会或者是监事会、高管层进行塑造良好的风险文化,

之后再向着全面的方向进行发展,让大家时刻保持着警惕性。第二,“三道防线”

模式在构建的时候,并不是相互分类的,是相互制衡的,需要分工明确。保持第

一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是独立的,也是相互沟通的。第三,需要强调的是董事会

的认知,责权分明,按照一定的内部流程,进行快速的制定有效的行动。第四,

需要强调的是风险管理团队的绩效考核制度,形成正面的向导。

三、风险管理“三道防线”模式的分析和运用的建议

(一)总行层面:分工明晰,管理有效,职责清晰

从目前的形势上看,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重

要性。加强风险导向管理,完善三道防线的优化与建设。从另外一个角度看,大

部分的银行在构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时候,需要设置具体的部门与职能。我国

行业业务在风险管理的时候需要存在一些叠加性的问题[6]

。因此,这个时候,就

需要使用巴塞尔资本协议进行风险总量控制。根据不同的风险管理特征还有业务

流程进行优化对应的职责。接着,业务部门的第一道防线,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

情况进行定制。

(二)分行层面:加强风险管理团队建设,提升履职能力

第一,不同的层级分支行需要对经营管理进行定位。例如:大型银行当中,

一级分行风险管理重点是行业或者是区域中观层,对大额的信用客户风险进行监

控。二级是分行与支行层级的贴近客户与业务,需要持续的进行识别与计量。第

二,需要对国际上的大型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借鉴。需要各级行的风险管理

部门在垂直管理下,向本级行管理层还有上级行风险管部门进行“双线”火爆[7]

保持独立性的同时,解决风险信息的不对称性。

总结:随着社会的进步,不管是国际化的银行,还是商业银行等,都需要面对较

大的复杂市场环境。使得三道防线在进行组织构建的时候,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

性,但是还需要在整体的角度上,加强风险管控。在三道风险防范模式之下,搭

建完善的内部管控系统,实现全面性管理,让风险管理更加的专业化。提升银行

的风险管理能力,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成功道路。

参考文献:

[1]李翠霞,闫兴旭.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构建探讨[J].财

会通讯.2017(16)

[2]刘一虹.对新形势下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思考[J].今日财富(金融

版).2016(01)

[3]王雪梅.构建我国银行有效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国际借鉴[J].西部财会.

2015(05)

[4]陈荣辉.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设计[J].南方企业家.2018(01)

[5]李正旺,邵百权,金鹏.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[J].武汉金融.

2015(11)

[6]张琴,盛璐璐.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启示[J].现

代商贸工业.2017(21)

[7]李明辉.论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设计[J].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.

2018(01)
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职称中心立场。


文章分类: 优秀论文
公司地址  :西安高新区(锦业路)高科one尚城B座17层
联系电话  :13572845741
联  系  人  :刘老师
在线客服
刘老师微信